首页 > 工作计划 > 初中班主任培训计划

初中班主任培训计划

2020-09-11 21:39:40

  一、基本思路:

  根据《市初中新教师试用期培训课程方案》的要求,从新教师从事班团的工作实践和需要出发,通过示范、答问、观摩、研讨、检查等途径,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班主任工作岗位需要。

  二、目标与要求:

  1.进一步巩固新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基本原理的了解和掌握。

  2.指导新教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开展班级工作,初步学会班级管理。

  3.帮助新教师学会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组织与开展主题班会。

  4.提供班级工作问题处理的政策支持与咨询指导,引导新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提高新教师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素质与修养。

  三、主要内容:

  1.班级工作常规(如班级组织的建立和健全、学习生活常规与班集体制度的制订与建设、卫生保健与心理卫生的指导、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生的转化、品德操行的评定等)。

  2.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如了解学生技能、计划技能、领导技能、语言技能、总结技能、班队会指导技能训练等)。

  3.主题班会的组织艺术(如常规工作与主题班会、工作联系与主题班会、德育和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组织渠道与具体形式、主题班会主题确定与准备及评价等)。

  4.班级德育工作(如班级德育的途径与内容、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青春期教育方法、劳动技能教育及文体活动的开展等)。

  5.学习与生活指导(如学生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男女同学关系的处理、升学指导等)。

  6.问题学生的转化。

  7.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

  四、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班级工作常规

  (2)主题班会

  2.难点:

  班主任角色的认同与调适。

  五、措施与方法:

  1.以按需施教学原则,确定指导工作计划实施的具体目标,选择指导内容,增强指导的针对性。

  2.开放指导组织方式,灵活地运用知识培训、技能培训、综合培训等模式,提高指导的实效性。

  3.执行培训的有关制度,尽好导师职责,参与校本培训工作实施,完成指导工作任务,保证指导的彻底性。

  4.拓宽指导的途径。指导新教师通过教育实践、理论学习、教育科研等加强自我修养,关注指导的全面性。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指导师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水平,做新教师的表率,发挥指导的垂范性。

  6.以人为本,积极参加业余培训和开展自我学习,加强指导模式研究,注重指导的发展性和民主性。

  7.抓好指导工作的自我管理,分阶段有重点地落实指导工作任务,体现指导的计划性。

  六、部分课程说明

  (一)困难学生的转化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了解学习困难学生的产出原因,发现困难学生的闪光点和转化点,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进行转化,提高他们的应对困难学生的能力和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困难学生与人才观;困难学生的评价与干预;困难学生与教育评价手段;困难学生与家长教育;困难学生与教师心理。

  4.教学建议:6学时。案例介绍,交流讨论,个别指导或专题讲座。

  (二)班团活动的组织

  1.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活动课程理论,初步掌握班团活动组织的操作方法,提高组织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适应班团活动开展的需要。

  3.主要内容:晨会活动;主题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

  4.教学建议:6学时。讲授、研讨、观摩或实习。

  (三)班主任常规工作

  1.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程。

  2.课程目标:帮助初中新教师运用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处理班级常规工作和日常事务,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

  3.主要内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活动的计划;操行评定;伦理谈话;家访;偶发事故的处理;班干部的选拔和使用;班级总结的写作。

  4.教学建议:18学时。经验介绍、专题讲授、实践反思、个别指导。考查。

  七、工作安排:

  1.课时安排参考:

  (1)班级工作常规 15课时

  (2)主题班会 6课时

  (3)实践活动指导 6课时

  2.阶段重点建议:

  (1)第一学期指导重点:班级工作常规指导。

  (2)第二学期指导重点:主题班会的设计与组织。

  3.培训指导工作日程安排表(略)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文化课教改指导思想和三以一化专业课改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造就和形成一支科研型、学者型和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研训目标

  1.充分发挥职教中心校本教研对教师教学的支持作用从解决问题到提升经验。通过校本教研,及时回应和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支持教师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从研究教学小现象,解决教学真问题入手,致力于使问题清晰明确、归因全面准确、措施针对性强,并落实到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上。

  2.充分发挥职教中心校本教研对教师职业的提升作用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研究型教学。通过校本教研开展经常性的反思活动,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形成教师的反思习惯,使教师在反思中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把工作过程变成研究过程,摆脱单凭自己有限经验进行简单重复教学的状况,使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特征,使教师真正成为专业工作者。

  3.充分发挥职教中心校本教研对学校文化的重建作用从制度教研走向非制度教研。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促使教研从制度驱动走向教师的自觉追求,使教师能带着研究意识去工作,自觉进行学习和反思,逐步在学校形成催人奋发、促人反思的文化氛围和探究、合作、对话的文化。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扎实开展教研,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1.坚持学习,不断更新观念

  (1)以自学为主,向专家学、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同事学。

  (2)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为教师们搜集各类有关新课程改革和自主学习的资料。在各种活动中或在qq群共享里与大家分享。

  2.抓好职教中心校本教研,强化教研组建设

  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要结合专题研究,重点放在教与学方式转变上,学习杨思中学的经验,推广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重点抓好四个活动:

  (1)、集体备课

  每周主动参与学校教研组的校本教研日,使学校校本教研正常化。校本教研日可以是集体备课,重点是对教材的钻研、教学的设计、重难点的剖析和实践的反思等。也可以是综合教研活动,重点是理论学习、课例观摩、专题研讨等

  (2)、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式教研活动,是根据听课过程中感觉教师哪一个教学环节或是片段处理的好,把它拿出来与教师们一起分析研究,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移。在教研时,先让老师把自己是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有什么效果?说出来,然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议

  (3)、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式教研活动是将教研与科研有机融合的教研活动形式,适用于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具有超前性的,或者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新理念、新方法的认识与实践,要求任课教师人人有学科研究专题,强化教科研意识,培养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是对语文组的语言交际、数学组的学案导学、英语组的关于课堂教学的评价、专业教研组项目教学等围绕课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收集齐各种资料,完成课题资料的整理。特别是语文组要做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4)、教学反思

  在保证认真完成每堂课的课后小节的基础上,还要要求教师将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事、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教研活动开展过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

  3.通过各层次的听评课活动,给青年教师提供展现自己能力的舞台。同时利用一切有利条件,邀请常州市职教教研员来校听课、评课,教师在教研组内部互议互评,以召开学生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情况,分析、总结经验,大胆推荐各科优秀青年教师承担示范课。

  4.充分发挥校内名师资源优势,开展名师引路活动。每月安排一节由校内名师、骨干教师承担的示范课或研讨课,让青年教师、部分业务尚待提高的教师有机会领略校内名师、骨干教师的风采,以达到培养学校教师骨干的目的。

  (二)、对教师进行参与式培训,提高教师的新课改的执行能力。

  1.通过独立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说课上课个人课后反思集体评课的形式,对教师进行参与式培训,提高教师依据课程目标执教现有教材的能力。

  2.积极推进小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申报现状的调查分析资料的收集整理构建新的模式阶段性成果的展示一系列的实践,对教师进行参与式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在专业课教学研究中贯彻行为导向教学法,职业情境教学等,

  挖专业课程资源,强化学生技能;引导教师从重传授知识向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转化。

  (三)、多做宣传,扩大职教教研的影响力

  职业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职业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没有完全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职业教育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非议。所以作为职教研训员有责任,有义务做这方面的宣传,说服工作,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出谋化策。

上一篇:七年级下英语教学计划

下一篇: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三篇

相关阅读
最新更新